歡迎訪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產業(yè)協會
                 聯系方式:0991-4165463 | 0991-4165461 | 0991-4165486     微信公眾號   個人中心
                資訊中心

                Information Center

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  CONTACT US

                電話:

                0991-4165463

                0991-4165461

                0991-4165486

                地址:

                烏魯木齊市南湖西路215號

                新疆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產業(yè)協會

                關于發(fā)布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》的公告

                自治區(qū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廳 / 2020-10-28 / :8

                根據《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》第三十一條規(guī)定,經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核準,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批準,現發(fā)布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》。

                特此公告。

                附件: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

            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廳    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統(tǒng)計局

            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廳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10月14日

                 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

               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

                根據《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》和《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》(國發(fā)〔2016〕59號)要求,開展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,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。普查對象是我區(qū)境內排放污染物的工業(yè)污染源(以下簡稱“工業(yè)源”)、農業(yè)污染源(以下簡稱“農業(yè)源”)、生活污染源(以下簡稱“生活源”)、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。

                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和自治區(qū)黨委、政府統(tǒng)一部署,在各地區(qū)、各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下,經廣大普查人員的艱苦努力以及普查對象的積極參與,現已完成了自治區(qū)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任務,摸清了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、主要污染物排放數量、污染治理情況等。現將主要數據公布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一、總體情況

                (一)各類普查對象數量

                新疆普查對象數量39840個(不含移動源)。其中入戶調查對象數量39729個,包括:工業(yè)源21164個,畜禽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場2615個,生活源15580個,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370個;以行政區(qū)為單位的普查對象數量111個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污染物排放量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全區(qū)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42.335萬噸,氨氮2.361萬噸,總氮4.848萬噸,總磷0.398萬噸,動植物油4587.406噸,石油類0.007萬噸,揮發(fā)酚2.124噸,氰化物2.176噸,重金屬(鉛、汞、鎘、鉻和類金屬砷,下同)0.960噸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全區(qū)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二氧化硫26.884萬噸,氮氧化物53.378萬噸,顆粒物62.445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25.863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二、工業(yè)源

                (一)基本情況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末,工業(yè)企業(yè)或產業(yè)活動單位21164個。

                工業(yè)源普查對象數量居前5位的地區(qū):烏魯木齊市2700個、昌吉回族自治州2610個、阿克蘇地區(qū)2598個、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461個、喀什地區(qū)2222個,上述5個地區(qū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源普查對象總數的59.2%。

                工業(yè)源普查對象數量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3892個,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2331個,橡膠和塑料制品業(yè)2214個,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源普查對象總數的39.9%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水污染物[1]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末,工業(yè)企業(yè)的廢水處理設施5979套,設計處理能力381.233萬立方米/日。廢水年處理量42379.682萬立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1.588萬噸,氨氮0.171萬噸,總氮0.310萬噸,總磷0.011萬噸,石油類0.007萬噸,揮發(fā)酚2.124噸,氰化物2.176噸,重金屬0.959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389萬噸、化學纖維制造業(yè)0.321萬噸、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0.238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的59.7%。

                氨氮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100萬噸、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0.019萬噸、醫(yī)藥制造業(yè)0.010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氨氮排放量的75.4%。

                總氮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113萬噸、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0.085萬噸、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0.025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總氮排放量的71.9%。

                總磷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醫(yī)藥制造業(yè)0.004萬噸、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0.002萬噸、食品制造業(yè)0.002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總磷排放量的72.7%。

                石油類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(yè)0.002萬噸、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0.002萬噸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001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石油類排放量的71.4%。

                揮發(fā)酚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0.962噸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0.571噸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(yè)0.442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排放量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揮發(fā)酚排放量的93.0%。

                氰化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1.782噸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275噸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0.063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氰化物排放量的97.4%。

                重金屬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(yè)0.382噸、煤炭開采和洗選業(yè)0.316噸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0.143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重金屬排放量的87.7%。

                (三)大氣污染物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末,工業(yè)企業(yè)脫硫設施1883套,脫硝設施537套,除塵設施11825套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工業(yè)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二氧化硫21.916萬噸,氮氧化物20.242萬噸,顆粒物47.230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10.830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(yè)6.567萬噸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6.285萬噸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2.604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0.6%。

                氮氧化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(yè)7.488萬噸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(yè)2.935萬噸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2.498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3.8%。

                顆粒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煤炭開采和洗選業(yè)13.965萬噸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8.860萬噸、電力、熱力生產和供應業(yè)5.579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顆粒物排放量的60.1%。

                揮發(fā)性有機物排放量位居前3位的行業(yè):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4.183萬噸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(yè)2.778萬噸、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(yè)2.550萬噸。上述3個行業(yè)合計占全區(qū)工業(yè)揮發(fā)性有機物排放量的87.8%。

                (四)工業(yè)固體廢物

                1.一般工業(yè)固體廢物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一般工業(yè)固體廢物產生量10679.093萬噸,綜合利用量4776.165萬噸(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168.430萬噸),處置量2757.973萬噸(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26.034萬噸),本年貯存量3329.607萬噸,傾倒丟棄量9.811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2.危險廢物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危險廢物產生量254.260萬噸,綜合利用和處置量72.887萬噸,年末累積貯存量97.185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五)伴生放射性礦[2]

                伴生放射性礦普查對象主要為可能伴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15個類別礦產采選、冶煉和加工產業(yè)活動單位。通過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8類重點行業(yè)1095家企業(yè)的檢測篩查,確定伴生放射性礦開發(fā)利用企業(yè)共3家,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市、昌吉回族自治州、哈密市,以煤礦、鐵礦等礦產為主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末,全區(qū)伴生放射性固體廢物累積貯存量為56.94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三、農業(yè)源

                (一)基本情況

                本次普查涉及農業(yè)種植業(yè)的區(qū)縣97個,水產養(yǎng)殖的區(qū)縣97個,畜禽養(yǎng)殖的區(qū)縣97個,入戶調查畜禽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場2615個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農業(yè)源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20.569萬噸,氨氮0.332萬噸,總氮1.488萬噸,總磷0.212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種植業(yè)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水污染物排放(流失)量:氨氮0.016萬噸,總氮0.186萬噸,總磷0.008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秸稈產生量為3346.188萬噸,秸稈可收集資源量3028.397萬噸,秸稈利用量2704.141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地膜使用量16.998萬噸,多年累積殘留量45.548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三)畜禽養(yǎng)殖業(yè)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20.411萬噸,氨氮0.312萬噸,總氮1.280萬噸,總磷0.201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其中,畜禽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場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2.376萬噸,氨氮108.535噸,總氮924.422噸,總磷199.939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四)水產養(yǎng)殖業(yè)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0.158萬噸,氨氮0.003萬噸,總氮0.022萬噸,總磷0.004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四、生活源

                (一)基本情況

                生活源普查對象15580個。其中:行政村9016[3]個,非工業(yè)企業(yè)單位鍋爐4729個,對外營業(yè)的儲油庫和加油站分別為37個、1798個。城鎮(zhèn)居民生活源以城市市區(qū)、縣城(含建制鎮(zhèn))為基本調查單元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水污染物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20.166萬噸,氨氮1.856萬噸,總氮3.048萬噸,總磷0.175萬噸,動植物油4587.406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其中,城鎮(zhèn)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10.559萬噸,氨氮1.623萬噸,總氮2.634萬噸,總磷0.133萬噸,動植物油1988.729噸。農村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9.607萬噸,氨氮0.234萬噸,總氮0.412萬噸,總磷0.042萬噸,動植物油2598.677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三)大氣污染物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生活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二氧化硫4.966萬噸,氮氧化物3.960萬噸,顆粒物14.508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85780.644噸。

                五、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

                (一)基本情況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末,集中式污水處理單位234個,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單位108個,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(處理)單位28個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垃圾處理和危險廢物(醫(yī)療廢物)處置廢水(滲濾液)污染物排放量:化學需氧量118.295噸,氨氮16.958噸,總氮24.770噸,總磷0.170噸,重金屬7.348千克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垃圾焚燒和危險廢物(醫(yī)療廢物)焚燒廢氣污染物排放量:二氧化硫22.745噸,氮氧化物53.605噸,顆粒物8.163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集中式污水處理情況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128個,處理污水6.384億立方米;工業(yè)污水集中處理廠21個,處理污水0.425億立方米;農村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65個,處理污水0.022億立方米;其他污水處理設施20個,處理污水0.007億立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水污染物削減量:化學需氧量23.582萬噸,氨氮1.814萬噸,總氮2.093萬噸,總磷0.328萬噸,動植物油0.671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干污泥產生量12.371萬噸,處置量12.258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三)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情況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垃圾處理量615.224萬噸,其中:填埋613.306萬噸,其他方式處理1.918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四)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(處理)情況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(處理)單位28個,其中:危險廢物處置廠15個[4],醫(yī)療廢物處理(處置)廠13個。設計處置利用能力153.016萬噸/年,實際處置利用危險廢物66.826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其中,處置工業(yè)危險廢物3.218萬噸,處置醫(yī)療廢物1.276萬噸,綜合利用危險廢物62.332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六、移動源

                (一)基本情況

                移動源普查對象包括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。2017年末,統(tǒng)計匯總機動車保有量0.043億輛,工程機械保有量11.900萬臺,農業(yè)機械柴油總動力0.196億千瓦,鐵路內燃機車燃油消耗量12.611萬噸,民航飛機起降架次35.765萬次。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氮氧化物29.171萬噸,顆粒物0.706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6.455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二)機動車污染源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氮氧化物12.339萬噸,顆粒物0.179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4.717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(三)非道路移動污染源

                2017年,大氣污染物排放量:氮氧化物16.832萬噸,顆粒物0.527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1.738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其中:

                工程機械排放氮氧化物5.429萬噸,顆粒物0.239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0.565萬噸;

                農業(yè)機械排放氮氧化物10.544萬噸,顆粒物0.257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1.123萬噸;

                鐵路內燃機車排放氮氧化物0.683萬噸,顆粒物0.025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0.037萬噸;

                民航飛機排放氮氧化物0.176萬噸,顆粒物0.006萬噸,揮發(fā)性有機物0.013萬噸。

                注釋

                本公報資料未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。

                工業(yè)源普查范圍:包括《國民經濟行業(yè)分類》(GB/T4754—2017)中采礦業(yè),制造業(yè)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(yè)3個門類中41個行業(yè)的全部工業(yè)企業(yè)或產業(yè)活動單位??赡馨樯烊环派湫院怂氐?類重點行業(yè)15個類別礦產采選、冶煉和加工產業(yè)活動單位;國家級、省級開發(fā)區(qū)中的工業(yè)園區(qū)(產業(yè)園區(qū))。不包括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(行業(yè)代碼為4620)企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  農業(yè)源普查范圍:包括種植業(yè)、畜禽養(yǎng)殖業(yè)(生豬全年出欄量≥50頭、奶牛年末存欄量≥5頭、肉牛全年出欄量≥10頭、蛋雞年末存欄量≥500羽、肉雞全年出欄量≥2000羽)、水產養(yǎng)殖業(yè)(不含藻類)。

                生活源普查范圍:包括城鄉(xiāng)居民生活污水產生、排放情況,城鄉(xiāng)居民能源使用情況,非工業(yè)企業(yè)單位鍋爐,對外營業(yè)的儲油庫和加油站。

                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普查范圍:包括集中式污水處理單位、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處置單位和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(處理)單位。

                移動源普查范圍:包括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,以行政區(qū)為單位統(tǒng)計調查。非道路移動源包括飛機、營運船舶、鐵路內燃機車和工程機械、農業(yè)機械(含機動漁船)。

                揮發(fā)性有機物普查與核算口徑:按照可統(tǒng)計原則,對部分行業(yè)和領域人為排放源進行了嘗試性調查,核算范圍包括工業(yè)企業(yè)燃料燃燒及重點行業(yè)工業(yè)產品生產工藝排放;城鄉(xiāng)居民生活燃煤、餐飲油煙、家庭日化用品、城市新建房屋裝飾、瀝青道路鋪裝,對外營業(yè)的儲油庫和加油站;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(不包括船舶)。

                公報中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,均未作機械調整。

                [1]水污染物排放量為經工業(yè)企業(yè)處理設施處理后直接排入環(huán)境的量,和再經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處理后最終進入環(huán)境的量。

                [2]伴生放射性礦指原礦、中間產品、尾礦(渣)或者其他殘留物中鈾(釷)系單個核素含量超過1貝可/克的非鈾(釷)礦。

                [3]行政村數未包括城市建成區(qū)內的行政村數量。

                [4]按照普查技術規(guī)范,危險廢物處置廠為集中處置危險廢物的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,不包括納入工業(yè)源普查的處置危險廢物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。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,亚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,免费的国产精品黄色网站,超碰青草97在线